按Enter到主內容區
:::

 Logo

:::
台灣的電力如何邁向淨零排碳.png
點擊收聽世界電力新聞週報podcast
點擊收聽世界電力新聞週報podcast
受全球暖化影響,臺灣近年氣候變遷趨勢日益顯著,除了傳統夏季6~9月平均溫度成長外,其他月份溫度也有持續升高的現象,另外隨著經濟持續發展及生活水準提高,國人整體用電需求大增,均導致電力負載負荷加重。除了供給面開發電源外,需求面管理用電的重要性也跟著提高。
各位收聽世界電力新聞週報的朋友大家好,今天要來和大家談談需求面管理的重要性及目前台電推動的情形。

由於台灣天然資源匱乏,98%能源依賴進口,但在環保意識提升及能源政策目標下,新建發電機組從供給面提高供電能力日益困難。目前世界各國都將需求面管理視為電力管理的重要機制,希望透過日常生活中的能源管理與節約能源措施來達到節能減碳、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目的。

台電從68年起推動需量反應措施引導用戶管理用電,以提供價格或電費扣減為誘因,促使用戶改變原本的用電習慣,減少尖峰時間用電或將尖峰時間用電轉移至離峰時間,來達到避免電力系統超載、維持供電可靠的目的。

目前的需量反應措施依據不同的經濟誘因,可以分為價格型與誘因型兩類:
1.價格型係提供時間帶差異化的費率,用戶可以根據不同時段的價格訊號,決定是否在某些特定時段減少用電,來避免按較高電價支付電費,如季節電價及時間電價,目前除包制用電外,已一律適用季節電價,時間電價戶數約有23萬戶。
2.誘因型係提供電費扣減為誘因,在供電吃緊時段,配合抑低約定的負載用量,如各類計畫性減少用電措施、臨時性減少用電措施、需量競價措施及緊急應變措施。用戶參與措施後,只要在供電緊澀時段確實抑低或移轉其用電負載,即可以較低的電價支付電費或得到電費扣減。110年需量反應負載管理措施最大申請月份選用戶數2,151戶,於尖載日抑低用電107萬瓩,使備轉容量率由7.22%(黃燈)提升至10.17%(綠燈),貢獻備轉容量率約3%,對於舒緩供電緊澀壓力有顯著貢獻。
過去電力系統尖峰時間發生在下午,但隨著再生能源大量增加,傍晚太陽下山後光電迅速減少,傍晚發電急降,影響夜間供電,為因應供電壓力將移至夜間,就必須精進需求面管理措施。

為舒緩夜間供電壓力和提高用戶時間電價參與意願,台電持續推動新時間電價方案讓用戶選用,除110年5月1日新推出的住商標準型三段式時間電價、低壓電力三段式時間電價外,未來也將陸續推出包括「即時電價」、「電動車電價」等,這些新電價的電價尖峰時間,均會由白天時段移至晚上。另外就現行時間電價用戶,於110年10月15日試辦新時間帶調整電價方案,為讓用戶無風險調整用電型態至新時間帶,將確保選用新時間帶用戶,在試辦期間的總電費不會比舊時間帶電價的總電費高,透過時間帶調整引導用戶負載管理,一方面配合電力系統的需要,也進一步增加電網吸納再生能源的能力。

過去需量反應負載管理措施以日間執行為主,為因應再生能源併網增加,提升夜間供電裕度,台電已將需量反應負載管理措施抑低用電時段延後為13~20時,以補足日落時太陽光電發電量減少的缺口。另外在110年12月1日起新增下列措施:
1.彈性夜減型方案:於夜間18~22時,提供2小時、3小時、4小時的選項供用戶自由選擇,並給予不同電費回饋。
2.約定保證型方案:與備有發電設備或能快速調整產程的用戶簽訂契約,平時提供固定的電費扣減,在系統緊急需要時,用戶可配合啟動發電設備或調整產程來抑低負載。
3.緊急應變措施:針對無法參加或已參加其他需量反應負載管理措施,於緊急時接獲通知,願意配合減少用電或額外增加抑低量的用戶,給予電費回饋。

台電持續因應氣候變遷及全球節能減碳風潮,未來將推出更多元化的需量反應措施,除了可以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外,也能夠增進負載管理的效益,創造雙贏。若有興趣更進一步了解各項需量反應措施,歡迎至台電各區營業處洽詢相關資訊。

以上是本週世界電力新聞週報的整理報導,電力的大小事,我們會持續密切關注並且跟大家分享,若喜歡我們的頻道歡迎與好朋友分享喔!我們下週再會!

台灣電力APP_2407.p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