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電力公司同心園地雙月刊-181期 - page 49

《天鵝湖》的最後一幕,是Nina蛻變的時刻,
戲裡的白天鵝死了,Nina衝破自我的侷限性,
釋放出長久潛藏奔放的黑天鵝。
人類的雙重性格
一提到雙重性格就讓人想到病態,人格違常等
等,像是2016年由奈‧沙馬蘭執導和編劇的
《分裂》(Split),該片講述擁有多重人格的
神祕男性因故綁架了三名少女,使她們接觸了
一連串的驚悚際遇。
就榮格的觀點,雙重人格幾乎發生在每一個人
身上。當我們描述自己具有所謂的積極、勇敢
的性格,可能只是性格中的「陽面」,是比
較顯現出來的性格,相對的是謹慎、保守這種
「陰面」的性格,只是「陰面」被「陽面」遮
蔽,暫時不被感知。我們的性格之所以表現出
積極、勇敢,可能是成長過程中這些特質曾經
帶來成功經驗,而相對的謹慎、保守可能帶來
比較多挫敗感,因此我們就將這些特質壓抑或
隱藏。
不只是性格具有雙重性,「黑天鵝」與「白天
鵝」也具有類似的雙重性。「黑天鵝」這詞,
在歐洲隱喻那些「意外」事件:在發生前,
沒有任何前例可以證明,但一發生就會有極
端的影響。這個現象稱為黑天鵝效應(Black
swan theory),是由黎巴嫩裔美籍的哲學家納
西姆‧尼可拉斯‧塔雷伯,在2007年出版的
書籍《黑天鵝效應》所提出。18世紀由於歐
洲人見過的天鵝都是白色的,便以為「天下天
鵝一般白」,直到親眼目睹澳洲當地的黑天鵝
後,視野才打開。這引起了人們對認知的反
思:「一直以來認為對的,不等於以後總是對
的。」一直以來都是對的白天鵝,一旦出現黑
天鵝的挑戰,反而變成不對了。
為藝術犧牲?
追求完美極致的藝術境界,到底要付出多大的
代價?天才往往差一步就會進入瘋癲,可是不
靠近最瘋癲的邊緣,又到達不了完美的境界。
藝術家進入到人性最內裡的幽微,才能迸發最
璀璨的光華,幾乎是燃燒殆盡、粉身碎骨。不
禁想到霸王別姬中的張國榮,他的現實生活與
藝術表達,似乎難以區隔。尼采將藝術家稱為
「患病動物」,達利也曾說「從瘋子到天才僅
一步之遙」。
《黑天鵝》可以說是追求極致的夢靨嗎?做一
個人,還有另一種選擇:「可以不必追求完
美,只要追求完整就好。」
H
E
A
R
T
-
T
O
-
H
E
A
R
T
做一個人,還有另一種選擇:「可以不必追求完美,只要追求完整就好。」
2 0 1 9 0 3
47
戲如人生
1...,39,40,41,42,43,44,45,46,47,48 50,51,52,53,54,55,56,57,58,59,...84
Powered by FlippingBook